史上最难就业季
“史上最难就业季”的口号年年都在喊,但对于2025届的同学来说,这似乎不再只是一句口号。
根据百度预测数据,在高校逐年扩招的背景下,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惊人的 1222万(对比2024年新生儿总数 954万<2024年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>, 大学生光环早已不在),就业供给压力达到历史峰值!
而根据智联的最新报告显示,目前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(含灵活就业)仅为 55.5%。 对很多毕业生来说,“毕业即失业” 似乎已是苦涩的现实!
IT行业就业的冰火两重天
随着AI、智能驾驶等行业的爆发,IT行业虽然需求依然旺盛,但也明显体现出分化趋势!一方面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人才紧缺;另一方面传统互联网岗位收缩,部分岗位竞争比例超过100:1
IT行业依然是薪资保证
根据国家2024统计年鉴的数据,IT行业以平均 23.18万 的年薪,连续9年蝉联行业待遇榜首
就业率下滑与学历门槛提升
2024届计算机本科整体就业率降至68.65%,部分高校出现“600人中仅200人就业”的极端案例。大厂核心岗位(算法、研发等)则超 60% 要求硕士学历,985/211院校学生凭借校企合作资源更易获得高薪机会。( 数据来源)
薪资分化加剧
- 顶尖群体:大厂算法岗年薪达40-50万,AI顶尖人才年薪可达80-150万
- 普通群体:普通院校本科生月薪普遍在7K-10K,部分被迫转行或“降维”至二线城市
- 行业对比:IT行业以年均工资23.18万元连续九年位居各行业首位,但2023届计算机本科平均月薪6771元,首次被电子信息类专业(6802元)反超
传统岗位饱和
Java后端、基础开发岗因竞争激烈成为“红海”,中小型企业简历投递比达8:127。初级开发岗位薪资回落至8-12K,很多企业开始出现“降薪招聘”现象。
高端人才缺口爆发
- 人工智能:人才缺口超500万,供需比1:10
- 网络安全:年培养量仅3万人,但岗位缺口高达70万,缺口率95%,预计2027年缺口将扩大至327万
- 硬科技领域:芯片设计、工业软件等国产信创岗位需求年增15%+
自救策略
那么在这样的就业现状下,应届或即将面向就业市场的同学们要如何突围呢?
锚定高增长领域,寻找蓝海机会
- 网络安全:考取NISP二级证书(可免试换CISP),持证者享受企业优先录用、地方政府补贴
- AI应用层:聚焦自动驾驶、医疗影像、金融量化等落地场景
- 硬科技:嵌入式开发(物联网)、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
构建复合能力
“计算机+X”复合人才薪资会高出纯技术岗20%, 如:
- 金融科技(量化模型)
- 生物信息(基因测序)
- 智慧农业(传感器技术)
实战经历背书
- 大厂实习:转正率超50%,暑期实习成核心跳板
- 项目经验:GitHub高星项目、Kaggle竞赛名次、校企合作项目经历
- 证书加持:云原生(Kubernetes)、渗透测试(CISP-PTE)等认证
理性区域选择
新一线城市性价比凸显:苏州、西安等地的IT岗位薪资达一线60%-80%,生活成本降低30%-50%。
结语
2025年的IT就业市场,对于躺在舒适区、技能单一的毕业生来说,无疑是寒冬;但如果积极拥抱变化、主动学习前沿技术、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能力,却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黄金时代。
挑战是客观存在的,未来,永远掌握在主动出击的人手中!